第(3/3)页 贺萍儿睁大眼睛,“咱可就这么一个儿子呀。” “那又怎样。” 路大川看着她,“帮他还完,他又好去把陈瑜接回来?再还十万?还要帮别人养娃儿?” “老太婆,你的心什么时候变得这么宽广了?” “好不容易才把她赶走,你还想过以前的生活?” “反正我不同意。” 贺萍儿沉默。 因为路大川的坚持,路勇不得不努力打工还债。 好在贺萍儿心疼儿子,每天都在饮食上下功夫,他又没钱,烟酒零食早就戒了,身体好了很多。 甚至还有人给介绍对象。 路勇是没兴趣。 在经历过陈瑜后,贺萍儿跟路大川也随缘了。 万一再找个那样的…… 算了。 路勇已经结过一次婚了,二婚就不是那么好找。 恩。 二婚对二婚。 有的甚至还带着娃。 再加上城里的房子也卖了,路勇索性连亲都不相了,没意思,贺萍儿担忧他这后半生,最后从福利院抱养了个小男婴,记在路勇名下。 老了也能有点指望。 收养是走的正规程序,据说那婴儿是某小区的居民在天台发现的,当时是上午,头天下过雨,那老太太趁着大太阳去楼顶晾衣服,就看见个黑色衣服在地上,一个身上还有血的婴儿躺在里面,眼睛紧闭着。她马上报了警。 婴儿最后送到了福利院。 路勇就这样当了爸。 如此,更没有人愿意嫁给他了,当然他无所谓。 五年后,道路扩宽。 路大川的房子就在马路边,自然被纳入了征用的范围,依照政策的规定他们分了两套房子,另外还有四十多万的拆迁款,还给家里三个人买了社保,才五岁的小孩也有赔偿。 一时间,给路勇说媒的又多了。 只是他已经歇了心思。 房子拆迁后,路大川把路晴喊回来过,分家。 路晴的户口一直在家的。 “是要房子,还是要钱?” 五年前发生的那件事真的让他心有余悸的。 路晴生活在芙蓉城,要老家的房子做什么。 要钱。 宽宽十五岁了,花钱的时候多着呢。 这回路大川分了二十万给她,包括户口土地上的赔偿,作为家里的长女,路晴是有半个人的地的。 对此,路勇也没有意见。 就是在这山旮旯的小县城,二十万也买不来房的。 第(3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