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2/3)页 等男子走远之后,母亲忍不住坐在旁边石阶上呜呜哭了起来。 “这一天白忙了!眼瞅着入冬了,我还想给狗剩置办件厚袄,家里余粮也不剩多少……这冬天可咋过啊!” “娘,你别哭,我不要厚袄,我一点也不冷。”张屠眼圈也不由泛红,但他强忍着没有哭出来,伸出小手给娘抹眼泪。 “算了,运气不好,回去再想办法吧。”父亲将抽了几口的旱烟掐灭,装进怀里。 此时身后忽然有开门声响起。 一家人回头望去,原来不知不觉中,来到了私塾门口。 “先生再见!”一群与张屠年龄差不多大小的孩童,三五结伴,从私塾中走出。 一位身着青衫,眉宇之间,带有一股正气的青年先生,在门口看着学生们逐渐远去。 他眼光一凝,便看到了一旁的张屠一家。 张屠一家正准备拉车离开。 “这位老哥。”青年先生出声叫住了张屠一家。 “你拉的这桃木,可是都是新桃木?” 张屠父亲微微一怔,对青年先生恭敬道, “这一车桃木,都是今早才从山上运下来的。” 青年先生微微沉吟,然后说道: “实不相瞒,刚好我想置办些家具,这些木材,能否卖与我?” “不知道您要置办多大的家具?若是不大,我可以送先生一些……”张屠父亲犹豫了一下,看了一眼那些远去的学生们,缓缓说道,不过却被青年先生打断。 “这一车我都要了!” 青年先生从怀中掏出一袋文钱,递给了张屠父亲。 “这……这太多了!”张屠父亲摸着鼓鼓囊囊的钱袋,连忙说道。 “没事,之后我还需要一些桃木,多出来的钱,算作订金。” …… 晚上回到村里,一家三口脸上都漾着喜悦。 回到家中,一家人小小的庆祝了一番。 母亲烤了三个红薯,将下午那位婶婶给的野菜煮了煮,又熬了点粥,父亲也忍不住倒了点自家酿的酒,喝了起来。 “明天,狗剩记得早起。”吃到一半,父亲忽然说道。 “嗯!”张屠重重点头。 “不过不要再去上山砍树。” “嗯?” “明天开始,你去先生私塾念书,我已经跟先生说好了。” 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