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2/3)页 她的小床是蓝底白花的床单,同色系枕头里装的是除湿的药枕,白底蓝花的被单暂时作为夏天用的“空调被”。 桌子铺了今天用布票和钱换来的深蓝色布料,仔细看看,要比深蓝色还暗一些,看起来还蛮治愈的颜色。 桌上摆了本子钢笔,和最早在旧货站淘来的发黄的纸,桌洞里是一个饼干盒,里面装了些小的日用品,比如针线钢镚和她给人开方的小结,墨水皮筋发夹等也在里头。 桌子旁边是一个暖水瓶,竹藤的外皮也不影响它实际的保温功能,起码五六个小时后,它还能给水保温到四十度以上。 为什么不是更高,工艺限制。 百废待兴的年代,她并不过于挑剔。 藤编箱子和一个小木箱,堆叠在一张炕桌上,这炕桌是当凳子用,隔开地面的潮湿,以免影响到箱子里的东西。 衣服和一些不对外见的东西就藏在箱子里,比如今天买的月事带什么的。 她拿出两张黄纸,书写今日的工作小结,没有了现代化工具辅助写小结,她手写也成,一手工整得堪比印刷体,比划棱角却又带了点圆润可爱的字体,是她独特的笔迹。 洋洋洒洒顺利的写了几百字,才停笔,乍一看,就算是不认识字的人,也觉着这张黄纸上的字啊,横是横,竖是竖。 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