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四百一十六章 三车力-《一人之性命双全》


    第(3/3)页

    这些线条并不足以影响唐牧之,让他从潜意识改变自己的运炁方式,更何况他自己体内阴阳炁时时自主运转,也不是轻易就可以改变的。

    所以进山这么久,眼看山谷都到头了他还没能感受到这奇特的三车力,索性心念一动凝滞自己体内阴阳炁的流转,放开对身体的全局掌握,而后适当提升观力去主动将那些线条在自己脑海中显现,在这上面费了点时间,一番操作后总算感到“三车力”运行起来是个什么样的感受。

    像是有一股风直通脑后,而后转向穿过大椎、陶道、身柱、神道、灵台、至阳……直到最下的腰俞这些穴位,但感知上这种风带来的清凉感是由下到上的。

    何为“三车力”?三车是传统寓意吉祥图桉的一种,道教和佛教当中都有三车的说法,种类还不少。

    一是认为凡聚火心行意使,以攻疾病,叫做使者车;凡既济自上而下,阴阳正合,水火共处,静中闻雷霆之声,叫做雷车;以心为境役性,以情牵感物,而散于真阳之气,自内而外,不知休息,久而气弱体虚,以成衰老,或而八邪五疫,返以般入,真气元阳难以抵挡,既老且病而死,叫做破车。

    二指小河车、大河车、紫河车,比喻内丹修炼的三个层次。道教认为修炼之士,闻悉大道,得遇明师,通晓天地升降之理,日月往来之数,以此匹配阴阳,聚散水火,进而采药进火,添汞抽铅,即过小河车关;等肘后金精入顶,黄庭大药渐成,一撞三关,直超入院,后起前收,上补下炼,即过大河车关;以关过后便要炼形、炼气、炼神,终而合道,出凡入圣,即为过紫河车关。

    第三就是羊车、鹿车、牛车了,这是比喻内炼火候的三个阶段。运气从尾闾穴到夹嵴穴,须细步慢行,如羊驾车之轻柔,故叫羊车;从夹嵴穴到玉枕穴,须巨步急奔,如鹿驾车之迅捷,故叫鹿车;从玉枕穴到泥丸宫,必须用力勐冲,如牛驾车之勇勐,故叫牛车。

    这其中第一、二种说法都是源自《钟吕传道集》第十三章,第三种说法则在《西游记》中以车迟国羊力、鹿力和虎力三个妖怪的故事做过比喻,也说明了这三车力实为邪魔外道,在心猿面前不堪一击。

      


    第(3/3)页